本文目錄導讀:
建筑面積是衡量建筑物規模的重要指標,對于房地產交易、城市規劃、工程建設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面積計算規則也在不斷更新,本指南旨在幫助初學者和進階用戶了解并掌握建筑面積計算規則最新標準。
準備工作
1、收集相關資料:包括建筑物設計圖紙、相關法規、標準等。
2、了解計算規則:查閱最新的建筑面積計算規則,確保計算過程符合標準。
建筑面積計算規則最新標準
1、計算范圍
建筑面積的計算范圍包括主體結構、附屬設施、外圍護結構等,主體結構包括墻體、柱、梁等,附屬設施包括樓梯、電梯井等,外圍護結構如外墻、陽臺等。
2、計算方法
(1)水平投影面積法: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為其水平投影面積,包括各層樓板水平投影面積之和。
(2)分層計算法:多層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分層計算,然后累加得到總建筑面積。
(3)特殊部位處理:如建筑物的陽臺、雨棚、臺階等,應按照最新標準中的規定進行計算。
計算步驟詳解
1、確定建筑物的各層水平投影面積
(1)根據設計圖紙,測量各層建筑物的長度和寬度,得出各層的水平投影面積。
(2)注意建筑物的特殊部位,如異形結構、陽臺等,應按照最新標準中的規定進行計算。
示例:某建筑物長為50米,寬為30米,共有四層,每層水平投影面積=長×寬=50米×30米=1500平方米,特殊部位如陽臺等需按照標準規定計算面積。
2、計算各層建筑面積
(1)根據各層水平投影面積和各層高度,計算各層建筑物的體積,然后將體積轉換為面積,即得到各層建筑面積。
(2)對于特殊結構如躍層、錯層等,應按照最新標準中的規定進行計算。
示例:假設每層高度為3米,則每層建筑面積=每層水平投影面積×每層高度=1500平方米×3米=4500平方米,對于特殊結構如躍層等需按照標準規定計算面積。
3、計算建筑物總表面積及建筑面積
將各層建筑面積相加,得到建筑物的總表面積,再根據最新標準中的規定,確定建筑物的建筑面積,一般情況下,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小于或等于其總表面積。
示例:假設該建筑物共有四層,則總建筑面積=各層建筑面積之和=4500平方米×4=18000平方米,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小于或等于其總表面積,具體數值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計算。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