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市。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研究型大學,是我國辦學規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軍事學、藝術學等13大學科門類。現有本科專業1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9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37個。現有在校全日制學生68957人,其中本專科生43024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4021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6630人,其中教授2058人,博士生指導教師1213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4人,哲學和社會科學資深教授7人。

image.png

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成人學歷(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自學考試)與非學歷(各類培訓)繼續教育的管理部門和辦學單位。學院堅持“規范辦學、科學管理、質量至上、穩步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辦學宗旨,逐步建立面向學習者需求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多次嘉獎和社會各界廣泛贊譽。經過深化改革、轉型發展,逐漸形成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培訓學院“三院一體”的管理體制,基本形成以網絡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教育為主的辦學格局,繼續教育學院辦學條件優越,擁有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環境優雅、交通便利的辦學場所。繼續教育大廈位于長春市中心吉林大學北校區,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樓內設有教室、多功能報告廳、會議室、辦公室、客房、餐廳等綜合性服務設施,是吉林省最大的繼續教育基地。

image.png

吉林大學是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開展網絡教育的試點高校,經過十多年的創新發展,形成了較成熟的管理運行機制,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評價監督體系。吉林大學網絡教育以科學規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教育質量,成為全國有影響的網絡教育品牌。我校網絡教育以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開設41個本、專科專業,現有在籍學生120000余人。為借助社會力量辦好網絡教育,學院不斷拓展合作辦學渠道,在全國21個省市建立了100多個校外學習中心,并與奧鵬、弘成、知金網絡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合作辦學,形成了基本覆蓋全國的辦學網絡。我校網絡教育辦學設施先進齊備,建立了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和教學資源課程體系,開發了600多門優質課程資源,為廣大求學者提供方便、優質的學習支持服務。

培訓學院充分發揮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的優勢,面向全國各行各業和國際市場,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拓寬發展渠道,積極開展多種行業、多種形式的各類培訓,培訓質量受到委托單位的好評。我校培訓教育以重需求的培訓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強大的師資陣容、專業的管理隊伍、一流的培訓設施和良好的培訓質量,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我校有24個專業學院舉辦成人高等教育,開設本、專科專業142個,有業余、函授兩種辦學形式,在全國11個省市設立26個函授站,現有在籍學生16000余人。

image.png

我校有18個自學考試主考學院,開設自學考試本、專科專業51個,近年來,每年參加全省自學考試的人數達6萬人左右。

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繼續教育學院正在不斷深化改革、開拓創新,進一步加快繼續教育轉型發展的前進步伐,全力構建靈活開放的繼續教育體系,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繼續教育優質品牌。


 一、培訓學院簡介:

  培訓學院秉承“篤行、勤勉、創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時代脈搏,結合行業特點,開設培訓課程140余門。培訓課程體系靈活多樣,可以按照“精品課程”+“推薦課程”+“自選課程”任選組合,確定所需的培訓方案;也可以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個性化培訓需求,定制課程。現已承辦各類高級培訓班150期,培訓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10000人次,培訓質量受到委托單位的好評。我校培訓教育以重需求的培訓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強大的師資陣容、專業的管理隊伍、一流的培訓設施和良好的培訓質量,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二、近期承辦的培訓項目:

  1、重慶市巴南區法院干警綜合素能提升培訓班

  2、黔東南州政法委政法干部維穩業務提升培訓班

  3、安徽省宣城市法院審判執行人員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

  4、重慶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綜合素能提升培訓班

  5、河南省高校財務負責人培訓班

  6、河北省人大城建環資工委培訓班

  7、重慶南川區人民法院領導干部綜合素能提升專題培訓班

  8、山西省律師協會法律職業人綜合素能提升專題培訓班

  9、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檢察院業務骨干綜合素能提升培訓班

  10、貴州省雷山縣政法委培訓班

  三、國家和省級培訓基地:

  1、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吉林)基地

  2、吉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3、中國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吉林基地

  4、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基地

  5、國家信息技術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大學生就業創業計劃人才培訓基地

  四、課程設置:

  司法類培訓備選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學時

  1信用危機的社會根源與法律調整4

  2刑事疑難案件精解4

  3新形式下政法工作規律特點分析4

  4應急事件處理與媒體溝通策略4

  5司法改革前沿問題探討4

  6司法權威與裁判效力4

  7法官職業思維方式的培養與塑造4

  8當代中國司法熱點問題的述評4

  9憲法實施與權力監督機制的完善4

  10基本權利的司法適用4

  11民事訴訟法與民法的交錯問題4

  12憲法實施與權力監督機制的完善4

  13民事審判中實體規則和程序規則的交叉與互動4

  14司法裁判中的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4

  15侵權案件裁判的思路4

  16民商事審判前沿問題4

  17合同案件裁判的思路4

  18民商事熱點案件裁判4

  19經濟分析在我國民商事裁判中的運用4

  20民商事審判中的政策推理4

  21家事審判的特點4

  22民商事裁判實踐與法律條文4

  23公司案件裁判思路4

  24社會生活中的法治和法理4

  25依法治國背景下法治思維方式的解讀4

  26中國傳統治理經驗的現代價值與啟示4

  27中國當下檢察司法的改革向度與運作邏輯4

  28婚姻家庭中的法治和法理4

  綜合類培訓備選課程:

  序號類型課程名稱學時

  1

  國學類國學中的人生哲學4

  2三國智慧4

  3國學與國運4

  4老子的理想國與中國夢4

  5儒家文化的形象解讀與現代應用4

  6儒家處世哲學4

  7國學智慧與現代管理4

  8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安身立命智慧4

  9詩意大唐4

  10儒商漫談4

  11

  管理類管理思維與創新4

  12壓力管理與情緒調適4

  13諸子百家與管理之道4

  14卓越團隊建設4

  15領導力提升4

  16“習李”新政深度解讀4

  16“兩學一做”專題講座4

  17全球秩序背景下的大國關系與未來4

  18陽光心態與職業幸福4

  19時間管理4

  20

  經濟類

  社會經濟熱點問題4

  21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分析4

  22綠色產業與循環經濟4

  23戰略性新興產業4

  24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4

  25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思考4

  26宏觀經濟形勢與企業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