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按照學校黨委部署,1月15日至1月18日,廈門大學第三期“揚才計劃”學生黨支部書記培訓班學員前往龍巖開展為期四天的冬季集中培訓。

冬訓期間,學員們通過實地教學、專題授課、交流研討、素質拓展等多種培訓形式,在“二十年紅旗不倒”的閩西革命老區,重走偉人足跡,追憶崢嶸歲月,進一步提升了黨性修養、增強了使命擔當、夯實了黨務本領。

理論鑄魂,堅定信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閩西是原中央蘇區所在地,對全國的解放、新中國的建立、黨的建設、軍隊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在原中共龍巖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江維力副教授的梳理下,學員們深入學習了人民軍隊的光輝建軍史和歷經波折的閩西根據地開創史。在閩西這片熱土上,蘇區的經濟中心——長汀,成長為“紅色小上海”;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紅軍,大大加強了紅軍的力量;古田會議確定了紅軍“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紅軍第一次有了統一的軍裝、第一次發了軍餉,全軍軍容軍貌煥然一新;毛澤東在這里寫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等光輝著作,毛澤東思想在這里得到孕育……通過理論授課,“小揚才”們得以將零散的黨史知識串聯起來,對閩西的歷史有了初步的整體了解。

隨后,校黨委黨的建設工作辦公室主任兼組織部副部長、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廖志丹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照舊版內容,為“小揚才”們解讀了2021年4月16日新發布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深了學員們對高校黨委“六個過硬”、高校院(系)黨組織“五個到位”、高校師生黨支部“七個有力”的理解。


第三期“揚才計劃”學員赴龍巖開展冬季集中培訓


校黨委黨的建設工作辦公室林志偉、肖寧雙兩位老師從實際黨務工作出發,分別對支部書記如何規范開展支部工作和落實發展黨員工作進行了詳細講解。在現實支部工作中遇到許多困擾的“小揚才”們紛紛表示,在聽課過程中汲取了很多知識和經驗,對加強自己支部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

為檢測和鞏固學習成果,“小揚才”們還進行了一場黨史黨務知識應知應會考試。通過考試,“小揚才”們檢視了自己的黨史黨務知識掌握情況,并在考試結束后積極查缺補漏,交流互進。

親身體驗,傳承榮光

“交通線上學黨史,明日重擔擔得動,紅心向黨人才好,新征程上立新功!”步行了3.8公里的山路前往城郊鎮桃坑村伯公凹,學員們通過重走偉人足跡感悟革命歲月的艱苦卓絕。在伯公凹,幾座閩粵邊界上毫不起眼的小房子,承載著將周恩來等黨中央領導人和黨、政、軍負責同志安全送達中央蘇區的重大使命,在這里,“小揚才”們認真聆聽了當年交通員的后人鄒廣敦講述鄒家“一門七烈士,血灑交通線”、“三塊銀元”、“一盞明燈”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靶P才”們凝望著伯公燈、聆聽著故事、傳唱著客家山歌,無不感悟到客家文化中代代相傳的紅色情懷,大家眼中有淚花,心中卻有力量,相信伯公燈將為大家一直引領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奮斗道路。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連城松毛嶺是長征前第五次反圍剿紅軍在閩的最后一站,為給紅軍主力長征爭取寶貴時間,上萬名紅軍戰士長眠于此地。天色陰沉,風雨拂面,凝望著由一塊塊石頭壘砌而成的厚重墓碑,學員們撫今追昔,向先輩們鞠躬致敬;隨后,“小揚才”們重走紅軍路,通過完成現場綁擔架、護送傷員、挑糧攜彈、支援前線等任務,“沉浸式”體驗昔日松毛嶺戰斗的難與險。山路雖崎嶇,卻難以阻攔大家心中奮力向上的熱情;任務雖困難,卻更加深了學員們對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深切感觸。


第三期“揚才計劃”學員赴龍巖開展冬季集中培訓


為增強團隊凝聚力,“小揚才”們還進行了紅色素質拓展活動。在“情報傳遞”中,學員們發現,就算簡簡單單的數字,經過幾個人的傳遞也會發生信息錯誤;為解救落入敵手的“偵查員”,學員們搭建人“橋”,卻不斷失誤……在屢戰屢敗的挫折和屢敗屢戰的堅持中,學員們最終勝利完成任務,大家也在活動中感受到先輩革命的不易,并收獲了更為深厚的友誼。

鑒往知來,揚帆遠航


第三期“揚才計劃”學員赴龍巖開展冬季集中培訓


閩西是塊紅土地,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革命的搖籃。在湖雷萬源樓這個福建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成立所在地,學員們在鮮紅的黨旗下,堅定了止于至善、奔向前方的歷史使命感;在“共和國搖籃”金谷寺,學員們了解到永定暴動對閩西革命乃至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在金砂紅色小鎮,學員們瞻仰了張鼎丞不肯修繕故居、愿“永遠做人民最好的勤務員”而僅存的一段殘墻;在才溪鄉調查紀念館,學員們重溫了毛主席通過反復的、有針對性的調查整理寫成著名《才溪鄉調查》的故事;在才溪鄉光榮亭前,學員們為以“九軍十八師”為代表的投身革命的才溪兒女默默流淚;在新泉整訓舊址,學員們學習到“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由來和軍事、政治整訓的史實;在長汀縣中復村,“小揚才”們喝下壯行酒,點起火把,仿佛又回到了八十多年前那個“救國不分男女老幼”的時光……通過瞻仰這些紅色革命舊址、緬懷英雄先輩們的光榮事跡,學員們更為深入也更加全面地了解到閩西大地上的革命實踐之艱辛和偉大,也更為真切地感受到“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短短四天的集中培訓,“小揚才”們所收獲的遠遠不止這些在閩西的所見所聞。“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被赝倌曷?,啟航新征程,作為學生黨員“頭雁”,“揚才計劃”的學員們表示定將把今日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砥礪前進的內生動力,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英雄之名,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