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創造的教育”理念,切實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一年來,學校大力開展“創造的教育”示范課堂建設工作,努力打造具有東師特色的“金課”。近期,“東師新聞”欄目以訪談、側記、撰文等形式,陸續對學校首批6個示范課堂進行展示,以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
“創造”的課堂 讓體育教學真正“活”起來
授課教師:體育學院講師 徐 凜
“老師!我不小心把‘腳脖子’崴了!”
“是怎么崴的?”
“就是這樣側著崴的,這里疼。”
“她是在內翻位崴的,會導致外側韌帶有損傷,現在,我利用冰袋對她的踝關節進行冷敷,并用繃帶給患處加壓……”
這是我校體育學院“創造的教育”示范課“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應急處理”課堂上的一幕。為了讓學生們更直接地掌握軟組織損傷的應急處理方法,主講人徐凜老師邀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一位在運動中腳踝受傷的中學生和她的體育老師。只見這位“老師”詢問了患情之后,一邊包扎,一邊為大家講解他的處理方法。一開始,他的手法還略帶生疏,隨著徐老師的進一步引導,他的操作漸漸走上了正軌,達到了標準。這門課是體育學院專業主干課體育保健學的重要一環,也是我校6門首批“創造的教育”示范課之一。
“我們的學生今后大部分都是要做老師的,軟組織損傷在體育運動中比較常見,學生在學習、訓練以及未來作為體育老師的教學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不僅對他們自身的運動保健有好處,也對未來關愛和服務自己的學生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徐老師介紹道。置身這間教室,你會發現它更有點實驗室和醫務室的意味:課桌由寬大的實驗臺替代,實驗臺上擺放著有繪有經絡和穴位的人體模型,玻璃柜子里配有各式各樣的醫療器具,在教室一端還放有病床……在走上講臺之前,徐老師曾當過8年外科醫生,而如今作為一名老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讓體育學院的學生們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為此,徐老師對這門課進行了一番創造性的“設計”。
開課伊始,徐老師首先利用姚明、劉翔、博爾特等著名運動員的損傷案例來激發學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進而引出本節課的核心概念并進行講解。隨后,徐老師將話題從名人案例拉回到了體育學院同學們日常的訓練學習中,向大家展示了一份大學生“小陳”在籃球比賽中受傷并自行處理的病例,讓大家自由討論“小陳”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學生們設身處地地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接受老師的點評,通過這一環節,教材上一條條生澀的定理和生活實例很好地融合起來了。學懂、弄通之后,徐老師又創設一個“中學生體育課腳踝損傷的急救”情景,讓學生們角色扮演,應用當堂掌握的知識親自動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老師的糾正和反復練習,大家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更牢固了。課堂的形式“活”了起來,改變了以往“師授生受”的模式,學生更有興趣地主動探究,將書本上的知識轉變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知識的構建。
上課模式的設置并不是隨意為之,它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運動實踐來進行的。“面對突發情況,不僅需要有應急處置的技法,而且需要掌握這其中的病理,科學地進行處理。體育其實是挺復雜的一個科學,體育教師要掌握很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千鈞一發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徐老師說,“但體育畢竟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何讓這些知識活起來,用起來,才是這門課的意義所在。”在大學一二年級,體育學院的同學們就已經掌握了很多解剖、生理、生化相關的基礎知識,這門課開在三年級,正是選擇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時機。為了讓學生以前學習的知識更好地為自己所用,徐老師將臨床使用的醫療、保健器材帶到課堂:急救箱用來演示損傷應急處置方法,測量器用來監測各項生理指標,實驗臺上的經絡小人兒乖乖地配合針灸保健課的操作……從西醫到中醫、從急救處置到保健預防、從基礎知識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這門課,以前學的知識真正“活”了起來,發揮了實際作用。
這門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滲透著人文關懷,培養學生堅定的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合格的體育教師,對國家培養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我會告訴學生們作為體育老師的職責和重要性,不僅現在要學得扎實,將來還要承擔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的責任。”徐老師說,“我的很多學生在畢業后成為了體育教師,還經常和我聯系,講自己在上課中遇到的真實案例,他們認為當初的很多知識在工作崗位上都得到了應用,知道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來關懷和愛護自己的學生,這讓我感到無比欣慰。”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他們圍在徐老師身旁,熱切地詢問自己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損傷問題、交流這節課的心得體會、探討下一步的運動計劃,徐老師的身影淹沒在學生們高大健碩的身影后面,熱烈交流的聲音在教室里回蕩激昂……體育學院2016級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生劉彥鼎同學說:“徐老師的這門課非常受歡迎,因為它教授了我許多實際的經驗,通過實際操作讓我們的動手能力更強,也讓我們能夠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時,又能冷靜、正確地處理突發狀況。同時,老師教會我們如何成為、但不僅僅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老師,這一切都將讓我受益終身。”
教學方法的巧妙設計、課堂形式的合理選擇、教室設施的精心布置、價值理念的正確引導……這堂生動的體育保健課充分體現了在我校“創造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徐凜老師對體育學科的深刻理解,對教學勝似閑庭信步的把握,和對學生們的大愛無邊,相信這種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活起來的課堂形式,將會給其他課程帶來更多啟發。